- 英文名称:Pueraria lobata
- 品牌:仟盛
- 价格: ¥100/千克
- 发布日期: 2019-05-12
- 更新日期: 2025-01-16
EINECS编号 | 有 |
品牌 | 仟盛 |
用途 | 食品添加剂 |
执行标准 | 国标 |
英文名称 | Pueraria lobata |
型号 | 食品级 |
别名 | 葛花 |
CAS编号 | |
分子式 | 有 |
有效物质含量 | 99 |
基本简介
葛花为豆科植物葛Puerarialobata(Willd.)Ohwi的干燥花。解酒 醒脾。用于饮酒过度,头痛,头昏,烦渴,胸膈饱胀,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。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略成扁肾形,长5~15mm,宽2~6mm,厚2~3mm。萼片灰绿色,基部连合,先端5齿裂,裂片披针形,其中2齿合生,表面密被黄白色毛茸。基部有两片批针钻形的小苞片。花瓣5片等长,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,蓝紫色,外部颜色较浅,呈淡紫色。气微弱,味淡。
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
1. 野葛多年生落叶藤本,长达10m。全株被黄褐色粗毛。块根圆柱状,肥厚,外皮灰黄色,内部粉质,纤维 性很强。茎基部粗壮,上部多分枝。三出复叶;顶生小叶柄较长;叶片菱状圆形,长5.5-19cm,宽4.5-18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有时浅裂,侧生小叶较小,斜卵形,两边不等,背面苍白色,有粉霜,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;托叶盾状着生,卵状长椭圆形,小托叶针状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花冠蓝紫色或紫色;苞片狭线形,早落,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;萼钟状,长0.8-1cm,萼齿5,披针形,上面2齿合生,下面1齿较长;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,先端微凹,基部有两短耳,翼辩狭椭圆形,较旗瓣短,常一边的基部有耳,龙骨 瓣较翼瓣稍长;雄蕊10,二体;子房线形,花柱弯曲。荚果线形,长6-9cm,宽7-10mm,密被黄褐色 长硬毛。种子卵圆形,赤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4-8月,果期8-10月。
2.甘葛藤藤本。根肥大。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。三出复叶,具长柄;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,有毛;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,有时3裂,长9-21cm,宽8-18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图形。总状花序腋生;小苞片卵形;花萼钟状,长1.2-1.5cm,萼齿5,披针形,较萼筒长,被黄色长硬毛;花冠紫色,长1.3-1.8cm。荚果长椭圆形,扁平;长10-12cm,宽1-1。2cm,密被黄褐色长硬毛。种子肾形或圆形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折叠
药用价值
折叠 炮制方法
拣去柄及杂质,筛去土。
折叠 性味
甘,凉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甘平微苦。"
②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,寒。"
折叠 归经
《得配本草》:"入足阳明经。"
折叠 功用主治
解酒醒脾。治伤酒发热烦渴,不思饮食,呕逆吐酸,吐血,肠风下血。
①《别录》:"消酒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治头晕,憎寒,壮热,解酒醒脾,酒痢,饮食不思,胸膈饱胀,发呃,呕吐酸痰,酒毒伤胃,吐血,呕血,消热。"
③《纲目》:"治肠风下血。"
④《医林纂要》:"清肺。"
折叠 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7.5克~15克;或入丸、散。
葛花-选方 ①治饮酒太过,呕吐痰逆,心神烦乱,胸膈痞塞,手足战摇,饮食减少,小便不利:莲花青皮(去穰)1.5克,木香2.5克,橘皮(去白)、人参 (去芦)、猪苓(去黑皮)、白茯苓 各7.5克,神曲(炒黄)、泽泻、干生姜、白术 各10克,白豆蔻仁、葛花、砂仁 各25克。为极细末,秤和匀,每服15克,白汤调下,但得微汗,酒病去矣。(《脾胃论》葛花解酲汤)
②治饮酒积热,毒伤脾胃,呕血吐血,发热烦渴,小便赤少:葛花50克,黄连10克,滑石 50克(水飞),粉草25克。为细末,水合为丸,每服5克,滚水下。(《滇南本草》葛花清热丸) 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