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英文名称:Angelica dahurica
- 品牌:仟盛
- 价格: ¥100/千克
- 发布日期: 2019-05-13
- 更新日期: 2025-01-13
EINECS编号 | 有 |
品牌 | 仟盛 |
用途 | 人体营养 |
执行标准 | 国标 |
英文名称 | Angelica dahurica |
型号 | 食品级 |
别名 | 川白芷、芳香 |
CAS编号 | |
分子式 | 有 |
有效物质含量 | 99 |
白芷提取物
白芷(学名:Angelica dahurica)为伞形科当归属的植物。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北及华北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,500米的地区,一般生于林下、林缘、溪旁、灌丛和山谷草地。
别名:兴安白芷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、河北 独活(北京 植物志)、大活、香大活、走马芹、走马芹筒子(东北)、狼山芹(黑龙江 )
白芷始载于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,名白 ,芳香,列为中品。味辛,性温,主治"女人漏下赤白,血闭阴肿,寒热,风头侵目泪出,长肌肤,润泽,可作面脂。"《名医别录》载:"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, 二月、八月采根暴干。"《图经本草》称:"今所在有之,吴地尤多。根长尺余,白色粗细不等。枝干去地五寸以上。春生叶,相对婆娑,紫色,阔三指许。花白微 黄。入伏后结子,立秋后苗枯。二月、八月采根暴干。以黄泽者为佳。"并附有泽州(今山西晋城县)白芷图,图近伞形科当归属植物。《本草纲目》沿用了上述的 记载和插图。白芷栽培历史悠久,据1919年《遂宁县志》记载: 四川始于13世纪;据河南、河北有关资科报导,河南始于16世纪20年代,据清·康熙《仁和县志》记载,以浙江家种为最早。自明清以来,长期发展,生产规 模不断扩大,如四川省遂宁县1921-1930年,每年产量可达100万公斤以上。说明四川、河南等地,很早即成为白芷栽培主产区。
药属性
折叠 药材名称
【草药名】:白芷 (《本经》)
【化学成分】:该品含挥发油,香豆素及其衍生物,如当归素、白当归醚、欧前胡乙素、白芷毒素等。还含有挥发油,油中有3-亚甲基-6-环己烯、十一炭烯-4、榄香烯、十六烷酸、壬烯醇等。
【别名】:芷,芳香,苻蓠,泽芬,白臣,番白芷,兴安白芷,库页白芷,杭白芷,柱白芷或云南牛防风,川白芷,香棒,茞。[2]
【商品名】:
杭白芷,又名浙白芷、香白芷。为产于浙江 者。
川白芷,又名库页白芷。为产于四川 者。
祁白芷,又名兴安 自芷,为产于河北 安国,定县者。
禹白芷:又名会白芷。为产于河南禹州、长葛 者。
亳白芷:又名白芷,为产于安徽亳州。
【处方名】:白芷,香白芷。